何家英 官方网站

http://hejiaying.zxart.cn/

何家英

何家英

粉丝:3870019

作品总数:154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自幼喜爱画画,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擅长工笔人物。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当代工笔...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何家英:中西互动中构建国画现代形态

 

发布时间:2017.04.28     新闻来源: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

 


何家英

 

20世纪80年代的《山地》、《十九秋》、《酸葡萄》、《米脂婆姨》,到90年代的《秋冥》、《桑露》、《绣女》等系列工笔画作品,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孙中山在天津》、《天心月圆》等小写意画作品,何家英以融合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为一体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用他的话说:“我的艺术创作的过程,贯穿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我得惠于改革开放,心里充满着感激。”

 


何家英 |《山地》| 1983

 

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转型做出了贡献。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创作出一大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他的作品融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为一体,将人物的造型、结构、线条、动态、色彩发展到非常敏锐、纤细、精致、谨严而又充满灵韵的高度,成功地促成工笔画由古典向现代形态的蜕变。美术评论家郭晓川曾说:“何家英在美术史上给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既属于他个人的,也属于时代的独特的审美观念。”

 

何家英成长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被誉为“当代工笔人物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像是一股清风,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艺术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吹入当代画坛,使现代的中国人重新找回了中华民族充满理想、富有诗意的艺术元素。他立足于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中构建中国画的现代形态。他的绘画创作融贯中西绘画艺术,将两者紧密结合进行再创作,尊重传统而不墨守成规。他的创作高扬写实精神,注重生命体验,而其写意作品则别创新意,含蓄、虚豁、自然大方。作品注重对心灵的卓越表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关注,为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的探索。

 


何家英 |《红苹果》

 

成就源于痴迷

 

何家英从小痴迷绘画。“文革”开始,年仅九岁的他,便开始了最初的美术创作。停课闹革命,校园里、大街上贴满了漫画和大字报。虽然弄不清怎么回事,热爱绘画的他还是加入了学校的宣传队,为的就是能够去画墙报、黑板报、街道宣传画、漫画。

 

中学时,他在宣传队里还结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画画儿,其中有著名画家孙其峰之子孙长康。何家英白天上课、搞宣传,晩上就点上灯画素描,一画就到凌晨两三点钟。父亲很支持他,请懂得美术的同事指导他水彩画及素描。坚持不懈,让何家英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何家英 |《丽日》| 1988

 

1974年何家英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天津宁河县的农村插队。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挖沟,要从一人多深的沟下,把十立方的土甩上去。因其身材瘦小,别人下午四点就干完的活儿,他常常要干到傍晚。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放弃画画。上工时,他口袋里总不忘带上一个小本子,以便休息时掏出来抓紧时间画速写,写生对象就是身旁一起劳动的农民。晚饭后,他每天照例拿着速写本到农民家中作画。

 

他爱画画儿在当地出了名,宁河县文化馆便常常抽调他去搞创作,正因有此机会,他结识了天津一批优秀的画家,如张德育、孙克纲、杜滋龄等,使他受益匪浅。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何家英终于在1977年进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何家英 |《竹楼小主人》| 2001

 

此后,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奖,其中《春城无处不飞花》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二等奖;《山地》《十九秋》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魂系马嵬》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酸葡萄》获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金叉大奖;《易水河畔》获中、日国画合同展金奖;《秋冥》获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二届大展一等奖;《桑露》获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大展银奖;连续四次获得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等。用何家英的话说,这些都源于儿时对于美术的痴迷。

 

从写意走向工笔

 

起初,何家英的创作更崇尚写意画法,黄胄、石奇一直是他的偶像,他的毕业作品《海田归》便是以水墨写生的写意画法创作的。在他的记忆中:“原来对工笔画还有点鄙视,觉得工笔画画得挺匠气,不如写意画那么高雅。”

 

他的工笔画入门老师是著名画家刘凌沧的弟子杨德树先生。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工笔画的魅力,杨先生还带他们坐火车去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参观壁画。法海寺壁画被誉为我国明代壁画之最,工丽谨严而兼奔放洒脱,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

 


何家英 |《庾信春晓》| 2005

 

从法海寺出来之后,有些同学甚至深有感触地说:“这辈子就画工笔画了。”何家英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那时看过很多工笔画,都觉得味道和品格不对,造型是娃娃脸。人物画得弱不禁风,大脑壳、双眼皮,小鼻子、小嘴、小下巴这样一个程式。我内心里特别抵触,认为工笔画不该如此。那时候,作为学生就在心里暗暗埋下一个伏笔,以后也画张工笔给人看看。”

 

1980年,何家英毕业留校后,随中国美协研究班到葛洲坝深入生活,回来后创作了《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幅写意作品,获得了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二等奖。然而不久,有位当时在中央美院读研究生的学兄直言不讳地把他这幅作品批得体无完肤:“《春城无处不飞花》那张画不是艺术,没内涵、没境界!”什么是艺术?这引起了何家英的思索,一时非常茫然。

 


何家英 |《幻想童年》| 1994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于“文革”的反思,“伤痕画派”出现,人物绘画中“红、光、亮”的画法被提出质疑。何家英希望从生活中去发现素材,而时常到他家来的街道主任一下子闯入了他的视线。“因为母亲也是街道代表,从小我就对这位胖大娘印象很深,她那胖胖的体形,恰与唐代人物造型相吻合。通过画速写搜集到的素材,便完成了这张创作。”

 

1981年,何家英的第一张工笔画作品《街道主任》,参加了“天津市庆祝建党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画家汪国风看到这张画时,抽着烟站在画前半天,最后意味深长地说:“你画出了我们这代人十几年想画而没有画出的东西!形象,一个活生生的形象!”这句话对何家英启发很大,让他的艺术创作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

 


何家英 |《魂系马嵬坡》

 

此后,他随天津美协成立的天津青年美术创作研究班不断到农村进行艺术实践,白天收集素材,晩上讨论。1979年,“星星美展”之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开始影响中国的艺术。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经历过“文革”,又受过专业的学院教育,对一切新的艺术风格和形式都充满渴望。“85美术新潮”运动开始后,中国在一夜之间似乎就被赋予某种苏醒的承诺。神性在社会中消失,也在当时艺术家的画面中转化成对现实的关注。

 

何家英渐渐地总结出自己的创作方向,“从历史看,中国画一直在追求写实,真实的表达对象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只是因文化观念的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以及工具材料的限制,这种写实是有限定的,更强调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而非西方人对表象的真实描绘,称之为‘意象’。由于我们学习了西方美术认识真实的方法,使我们的写实有了更大的表达空间,尤其是对内心世界的揭示。因此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写实的道路,并且也找到了中西方语言的契合点。”

 


何家英 |《一枝红杏淡春晖》| 1996

 

与此同时,他也认为:“当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西方的美术艺术后,回头来看中国传统绘画的时候,我也感觉到中国传统的东西越看越好,奥妙无穷。”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中构建中国画的现代形态,这是出给中国画家的沉重命题,也是当代中国画家所获得的重大机遇。何家英以其三十余年持续不断的创作,显示出其在中国工笔画上的独特理念、风格及功力。

 

在何家英的艺术观念中,“写意”不仅是一种绘画样式,更是中国画的本体精神和终极价值观。何家英受元代文人画的影响,在写意人物中,成功地借鉴了元代山水画的笔法,开创出全新的写意人物画法,被他称为“小写意”。